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山海经》所记主体内容研究

张建 楞个想 2022-09-24

《山海经》严格按照先秦简文的句式行文, 即一片简文记载一个地域的地理概况。全书一字一词, 一词一义, 将句中词义串起来就是这个句子的句意。书中文字都是实词, 没有虚词。这时的山水物都没有定名, 现代的山水名有与《山海经》记述的山水同名者, 但不是一回事。只有用先秦简文的字词句法去解读, 才能还原《山海经》的本来意义, 才能确认它是中国第一本地理志, 才能确证它是秦国统一后编撰的著作。


关于“山”的记述



《山海经》中的“山”数以千计, 仅《五臧山经》就记载了五千三百七十座。然而这些山并没有定名, 因此才称“华山”、“堂庭之山”、“青丘之山” ……。这些所谓的“山名”其实都不是山的定名, 它们都只表述这座山的“地貌”特征。“华山”称为“刀劈斧削之山”。“堂庭之山”原意为“宽平挺伸的山”。“青丘之山”原意为“青翠土山之山”。

因此, 我们在读《山海经》时, 不能把这些所谓的“山名”当作固定的山名, 只能把它当作此山的山势地貌特征来看待。《山海经》每一简文的开头都记载一座山, 或直呼其山势地貌, 或用动物形态表述。如“鸟、兽”之山。实指“兽形山”, “牛”指“牛形山”, “豕”指“猪形山”, “羊”指“高山”, “马”指“大山”, “蛇”指“委蛇大山”。


关于水系的记述



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在全书结尾记载了先秦中国曾经历过“洪水滔天的时代”。原文载:“洪水滔天。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 不待帝命。帝令祝融杀鲧羽郊, 鲧复生禹。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。”译为现代汉语应为:“洪水滔天时代。大鱼浅游地的繁殖地域已堙没有洪水中, 洪水不顾及地上的生命。地域节令以言告神祈福和乐, 引退大水凋落大鱼在荒野天祭。大鱼一次又一次繁殖, 产生鸟、兽、虫、鱼、人活动的繁荣时代。地面就是生命鸟、兽、虫、鱼、人最后陈列的居处, 以奠定汇合聚集的地方”。



《山海经》中的“水”都发源于山, 有什么“山”就有什么“水”, 它的名称都是根据“山势”而称谓的, 没有固定的水名。一般只叙述“水”发源在什么山, 向什么方向流, 注入什么水域。《山海经》中的“海”不指“大海”, 它指“山海”、“人海”、“物海”, 即指人和物聚集区。所谓的“海内”是指“人和物聚集区接近的区域, ”所谓的“海外”是指“人和物聚集区”以外的地域。常见的水有“河、江、汉、湖、泽、洛、泾、渭、淮……”记得都比较简略。


《山海经》对古代温泉也有明确记载:《西次三经·崖山》:“丹水出焉……是有玉膏, 其原沸沸汤汤……”意即:“丹水自此发源……是州域玉石精华的产地, 它源于沸腾的温泉地带……”《海外东经》:“下有汤谷。汤谷上有扶桑树, 十日所浴, 在黑齿北。居水中, 有大木, 九日居下枝, 一日居上枝。”它的原意是:“山下有温泉谷的地域, 温泉谷侧畔有老桑树, 树下是十分理想的昼夜能沐浴的浴池, 位置在肥沃土壤排列地域的北面。蹲于水中, 上有大片树木, 汇合的阳光蹲处树枝下照耀, 一轮太阳蹲在桑枝的上面。”


关于中国疆域的记述



《山海经》所载中国的疆域东临大海。《大荒东经》“东海中有流波山, 入海七千里。”意即:“东方人和物聚集区中有边缘山坡的山, 深入水域七千个村落”。南面也到达海域。《大荒南经》载:“南海渚中, 有神, 人面, 珥两青蛇, 践两青蛇, 曰不廷胡余。”这段文字的意思是:“南方人和物聚集区水域的洲土上, 有神威的山展现在人的面前, 两边是被开拓的青翠委蛇之域, 排列的也是被开拓的裸露委蛇之域, 称为没有官府的大富饶之域。”



《海内西经》记载了先秦时代我国西部的疆界:“国在流沙外者, 大夏、竖沙、居繇、月支之国。”它的原意是:“地处沙漠以外的, 大房屋竖在沙漠, 蹲在此服徭役, 寂静分散来回巡逻这个地域”。而《海内东经》对先秦时代中国东北地域有确切记载:“钜燕在东北陬。”意即“大安息地域在中国东北角。”从上述地理文献来看, 它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界定了秦代中国的疆域和版图, 这一历史记载与现代中国版图没有多大区别, 只是没有明确界定罢了。


文字来源丨《山海经》所记主体内容研究



象征与转变:埃及神话人物与冥界漫游 

妖怪学研究

回复【0061】获取 《山海经》相关研究资料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